English

观众呼唤进口影片少用配音

1998-12-17 来源:光明日报 胡雪峰 我有话说

时下,报头刊首总可以找到这样的报道:“美国大片粉墨登场,某明星为其配音……”一直以来,我国公映的国外影片都要经过配音,无怪乎观众在电影院看到的都是中文配音版。

近年来,随着影碟的普及,许多观众可以在电视中观看中文字幕版的进口影片(尤指美国影片)。一些放映字幕版进口大片的投影厅生意异常红火。所谓中文字幕版就是不需要配音,仅仅在电影的画面下方加条中文的字幕,所以被称为“原汁原味”的进口电影。时下,武汉的少数影院为了迎合观众对电影原汁原味的追求,同时设两个厅,分别放映字幕版和配音版进口电影。结果证明:字幕版的观众反而要远远多于配音版,这也反映了观众对电影欣赏一种返璞归真的要求。

湖北大学影视评论社曾做过一次调查,具体内容是:大学生究竟爱看字幕版进口电影还是配音版?在200名接受调查的对象中,竟有159名大学生电影爱好者表示自己更乐意看字幕版的影片。剩下的41人中也有21人表明,自己选择配音版,仅仅是喜欢自己崇拜的配音演员的腔调,换了别的演员配音,他也会选择字幕版。不少大学生说,他们喜欢看字幕版的电影,原因是配音版在声、色、气势等方面都达不到“不动手术”的字幕版的效果。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我国公映的配音版的进口电影在音质等方面与带有“原汁原味”性质的字幕版存在一些差距。配音版影片在声音处理上的平衡往往相差很大。由于它比较注意让观众听清台词,多少对音响和音乐有点压低。段落甚至同一场内的音量有时也会有高有低,声场效果有时接不上,也就给人一种粗糙的感觉。看过字幕版和配音版的《泰坦尼克号》的观众,大都反映对两个版本的感觉迥然不同。字幕版现场音效的立体分离度,细节体现往往发挥得淋漓尽致,而配音版根本就没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据一些专家说,配音版为了达到字幕版的效果,有些甚至会出现一些对重音处理不对的情况。同是《泰坦尼克号》中,配音版中有一句话,露丝和母亲在舱房讨论谁应该设法解除家里的经济窘境时,露丝的台词应该落在“我”上。但配音版却忽略了这一细节。当然,在声音效果上也就大打折扣。

进口电影,尤其是美国大片,声音都用的是最先进的数码、立体声技术。在中国的大多数影院还没有这种先进的设备。配音制作时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达不到原汁原味的声音所产生的震撼效应。同样也是由于技术的跟不上,一些配音版的影片的胶片拷贝质量也稍差一点火候。色彩并不那么饱合,像近年引进的大片《未来水世界》、《泰坦尼克号》等都有这样的纰漏。再加上一些影院为了尽快把影片推向市场,配音工作往往仓促上阵,难免有些粗糙不得体之处。

许多影视爱好者认为,配音本身就强加给了观众一种不真实和别扭的感觉。试想,在《真实的谎言》中我们听不到施瓦辛格雄壮的声音;在《泰坦尼克号》中我们听不到狄卡普里奥和温斯莱特的嗓音;《拯救大兵瑞恩》中听不见两届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的言语,剥离了演员包括声音在内的整体表演效果,该是多么遗憾。同时,配音演员总是那么几个明星,声音模来仿去还是那个腔调,又怎可能满足观众挑剔的耳朵。在翻译过程中,难免在一些小地方造成了较重要的意义偏差。何况,有的句子、词语根本就难以找到恰当的言语来翻译,难免不会出现像中国《水浒传》的名字翻译到西方成了《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类似的笑话。

当然,配音版少了部分观众看字幕版的吃力,但字幕版并不直接妨碍真正想观赏影片的观众对它的理解。何况观众知识水平和欣赏品位的日益提高,字幕版更具有配音版无可比拟的优势。一部影片的配音,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工序,耗费时间使之不能尽快放映不说,费用也是高得吓人。有些进口美国大片配音制作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其实,只要部分观众适应了字幕版的放映方式,根本就没有必要因为配音这一环节而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消耗。

在台湾、香港,放映的进口影片都是字幕版。目前,在内地,仅少数几个大城市的为数有限的电影院对字幕版的电影进行商业放映。所以,在十几亿中国人中能看到这种字幕版的比例低得可怜。更多的影视爱好者是从影碟中看到字幕版的,而电视、投影的效果又与正规的电影院无法相比。业内人士认为:原汁原味的字幕版最终是未来电影市场竞争的赢家。很多观众发出这样的呼声:进口电影,请少用配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